数据显示,截至8月18日,今年暑期档总票房(含预售)已突破100亿元,《南京照相馆》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《长安的荔枝》位列档期票房前三名。
看电影,看的是什么?首先当然是电影本身。今年暑期档,抗战片的深刻厚重、动画片的东方美学、悬疑片的惊险刺激,大荧幕从不同维度对接着观众需求。除了走进影院,越来越多的人还愿意为电影周边买单。如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从常规的盲盒手办、毛绒玩具已经衍生到工牌卡套、刷锅布等百余款产品。
给电影做加法,为消费做乘法。从各国经验看,电影关联消费是产业不断发展、走向成熟的路径。围绕一个IP,开发服饰、文创、图书音像制品等商品,或是拓展游戏、旅游等领域,不仅可以有效延续电影IP的“生命周期”,也能直接为创作团队增收,带动相关领域共同发展。如“黑神话”“浪浪山”带火山西古建,“哪吒”令成都成为热门打卡地……各方联动相互助益,业态和场景不断融合创新,对整个服务消费的增长都起到了支撑和拉动作用。据行业人士观察,就全球发达市场而言,电影票房一般仅占到整体产业的两三成。以此相较,中国的电影周边衍生市场空间还很大,IP多元化运营仍大有可为。
这些年,随着注意力更多从“大屏”转向“小屏”,院线电影发展面临挑战。影视IP的跨行业联动开发不失为突围的重要发力点。让影视IP与衍生周边双向赋能,将串珠成链推动形成“电影+”的复合式增长。当然也要注意到,周边衍生产品的开发,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或扎堆跟风,否则满筐都是“冰箱贴”、群起开抢IP故里,不仅吃相难看,败坏路人缘,也可能陷入“僧多粥少”的尴尬,难以有效带动真金白银的增收。更重要的是,如今的观众不再仅仅满足于“有”,更期待“优”。而“电影+”往往跨专业、跨领域,复杂性丝毫不亚于影视创作,唯有精益求精,才能最终打动观众、打开市场。
“回头看,枝叶繁茂,山花绽放。”往前看,中国电影同样拥有无限可能。拿出更多诚意与创意,相信一个愈加立体的IP创作,一块突破边界的“大荧幕”,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